山河四省,打响翻身仗
文丨西部菌
得高校者,得天下。大学争夺战,这几年愈发激烈。
从争取大学改名的存量竞争,到直接引入大学的增量争夺,几乎每天都在发生。
而很多人可能忽略了,在一向被称为最缺大学,以至于一度传出要共建“山河大学”的“山河四省”(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),一场高教资源翻身仗,正在悄悄打响。
01
日前,河南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透露,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已明确表示设立郑州研究院。
至此,河南郑州已聚集包括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内的5所C9高校。
在这之前,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建设已完成签约揭牌;武汉大学明确设立郑州研究院;复旦大学也曾表示有强烈意愿在郑设立研究院;清华大学与河南省的校省合作协议同样在推进当中。
可以明显看出,这些引入或即将引入的高校研究院,都是国内高校中的第一梯队成员。这精准呼应了河南的高教资源之痛——不缺大学,缺好大学。
公开数据显示,目前河南的本专科高校数量达到了168所,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。
但是,在优质大学上,河南却是大写的尴尬。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工业大学校长李成伟曾给出这样一组数据:
全国有2756所高校,其中147所为“双一流”高校,占比5.33%;
河南省有156所高校,仅有2所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占比1.28%;
近5年来,河南高考考生超过100万,全国第1;
河南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仅有2所,生均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数全国倒数第1。
于此也就不难理解,河南要抢的不只是大学,更是“好大学”。
02
为高教资源补短板,河南主要是从两方面发力。
一是,自力更生,加大对自身顶尖大学,也即仅有的两所“双一流”大学的扶持力度。
河南省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提到:提升高等教育质量,支持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“双一流”建设,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。
并明确,“十四五”期间,河南将投入郑州大学50亿元、河南大学25亿元,作为“双一流”建设引导资金。
除了真金白银支持,另一个颇有代表性的行动是,去年6月5日,郑州大学、河南大学同日换帅——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、张锁江,分别受聘担任郑州大学、河南大学校长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两位院士校长都是空降。前者来自清华大学,后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。
二是,强化对外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入。
公开报道显示,正在郑州中原科技城规划建设的科学园区,计划利用3~5年时间,建设30家左右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,引育1万名青年科技人才(博士后)。
目前河南所引入的多所985高校研究院,基本上也就是落子该园区。
据悉,中原科技城今年启动建设“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”起步区。这些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,将由一流大学院所、省科学院院所、顶尖国际院所、顶尖中央驻豫院所等4大组团组成。
可以想象,该区域未来将成为郑州乃至整个河南优质高教资源的中心。
03
除了河南,“山河四省”中的其他三省,也在默默发力。
如果说河南高教资源的逆袭,主要依靠的是郑州,那么河北则是雄安新区。
上个月底,雄安新区举办“百所高校雄安行”活动。利用此次契机,雄安新区与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、深圳大学等150所高校签订了共建引才工作站合作意向书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与多数省份引入的均为高校分校或研究院不同,河北有望迎来多所“双一流”高校的整体搬迁。
根据多家媒体报道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、北京交通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北京林业大学这四所北京“双一流”高校将疏解到雄安新区。并预计2025年完成一期工程,于当年秋季对外招生,到2035年全部搬迁完毕。
并且,这还只是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“双一流”高校。
如若实现预期规划,河北将从高教洼地逆袭为高教高地。
山东作为“山河四省”中高教资源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,在“抢大学”上同样也没闲着。
如2016年7月,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;2019年5月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确定落户;2020年5月,北京大学(青岛)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成立;2021年1月17日,中国药科大学(青岛)创新研究院正式获批;2023年8月2日,香港城市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……
除了青岛,济南也传来好消息。今年9月,来自官方的消息称,国内首所空天信息大学获批在济落地筹建,济南大科学装置实现“从0到1”的突破。
山西,则把做强高等教育的重心放在了“内涵”提升上。
今年8月,山西出台《高等教育百亿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,规定:
省财政将统筹教育、科技和人才等各类资金100亿元,按3:4:3比例分三年下拨,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建设、引育高端人才团队、提升教学科研力量,引导高校提高办学层次、办学质量和创新能力。
其中,将重点支持山西大学、太原理工大学高标准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,支持中北大学、山西医科大学的优势学科建设,全力冲击新一轮“双一流”。
04
那么,“山河四省”到底有多缺大学?
其实,前面已经说过,“山河四省”缺的不是大学,而是“好大学”。
比如,从本专科高校数量看,河南168所全国第一,山东156所全国第三,河北128所,全国第七。最少的山西(83所),也能排到全国中游。
但是,在优质教育方面,它们却是十足的洼地。
一组经常被拿来列举的数据是:
这四省拥有全国超五分之一的人口,超六分之一的GDP以及四分之一的高考考生,却只有2所985(全国39所),4所211(全国115所)。
甚至,河北唯一的211高校——河北工业大学,却座落于天津。
于是,心急的网友们创造了一个梗——“山河大学”:
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四个省份的343万名考生,每人出1000元,也即三十多亿元,在四省交界处合建一所综合性大学,专门面向“山河四省”招生。
这样的“梗”被造出来后,引发了广泛共情。以至于,今年7月,教育部门专门作出回应:
教育部将围绕增强国家竞争力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,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,支持中西部地区,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,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。
这一表态,或给四省争夺高等教育资源,释放了积极信号。
05
高等教育资源的补强,绝非一朝一夕之功。但是,在上一轮高校争夺战中,通过新建大学、合作办学、引进分校与科研机构等多种方式,确实已有一批城市尝到了甜头。
这方面,最具代表性的或是深圳、青岛,因为它们是拥有最多高校异地机构的城市之一。
在很长时间里被视为高教资源与经济实力最不匹配的城市的深圳,现已有高校15所。
截至2023年6月,深圳全市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6.2万人,专本研比例为37:40:23;专任教师数9206人,其中博士占比72%,在全国排名前列。
2016年,深圳就立下一系列小目标:
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、在校生超过25万人,3-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,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%的学科达到50个以上,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%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。
并且,凭借优越的经济条件,深圳“抢”来的大学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:
分校录取分数线高于校本部。2022年,广东理科考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校区的最低录取分为642分,而在深圳校区,最低录取分竟然高达647分。
与“南深圳”齐名的“被青岛”也不甘示弱:2012年以来,青岛全日制专本研在校生从32.4万人增加到目前的45.72万人。
根据《青岛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,到2025年,青岛力争在青高校(含校区)总数超过32所,全日制在校生总数超过47万人。
此外,重庆、杭州、宁波、苏州等,也都在高校争夺战中表现积极,斩获颇丰。
06
不过,随着时间的推移,高校争夺战正在悄悄发生变化。
2021年7月发布的《关于“十四五”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》明确:
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。不鼓励、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,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、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,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。
这几乎是给“异地办学”按下了停止键。变化已经出现。
如去年3月,西南交通大学就宣布将撤销深圳研究生院、青岛研究生院和唐山研究生院等机构,成为第一家正式宣布撤销异地研究生院的“双一流”高校。
同时,甘肃省教育厅在回复网友提问时也表示,就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建设问题,教育部明确反馈“不支持也不鼓励异地办校区”。
也就是说,过去那种通过引入高校分校的做法,或许要行不通了。取而代之的,或是规模更小的,像河南那种引入一流高校研究院的模式。
这一模式,相对于直接引入分校,更侧重于科研平台的性质。其直接的人才培养、招生的规模,可能会比较有限。这也意味着,它未必对于提升本地考生的录取率有直接帮助,更多还是体现在科研创新实力的补强上。
这说明两点。一,补短板要趁早;二,“山河四省”的高教资源补强,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当然,对于像河北那种有机会承接疏解资源,能够直接实现高校整体搬迁的,则是另谈了。
The End